洪宇蕎 創作個展【我數著飛行的日子】
Hung Yu-Chiau Solo Exhibition : Counting…the days in the sky
展期:2022.12.10 (六) – 01.15 (日)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南京館
電話:02-2562-8629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文藝中心KCCA
______南京館 展覽VR______
https://reurl.cc/91QNN8
作品名稱
我數著飛行的日子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1
尺寸
145 ×130 × 40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夢的沉積物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140 × 76 × 46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印痕系列1-蟬落2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68 × 35 cm
材質
版畫
作品名稱
印痕系列1-蟬落2 (局部)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68 × 35 cm
材質
版畫
作品名稱
印痕系列2-短暫停雨的寧靜時分2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材質
版畫
作品名稱
印痕系列2-短暫停雨的寧靜時分2 (局部)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材質
版畫
作品名稱
印痕系列3-聽,雨珠之聲2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47 × 49 cm
材質
版畫
作品名稱
May you blossom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84 × 50 × 40.5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Wake I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35 × 30 × 18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Wake II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37 × 31 × 16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光。合。作用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0
尺寸
189 × 63 × 3.5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夢裡的山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1
尺寸
194 × 120 × 5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凝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0
尺寸
115.5 × 63 × 3.5 cm
材質
複合媒材
作品名稱
抓漏 2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28 × 19 cm
材質
版畫
作品名稱
初秋,停雨後鏗鏘 2
藝術家
洪宇蕎
年代
2022
尺寸
23 × 22 cm
材質
版畫
展覽介紹
創作的感性直覺
洪宇蕎1996年生於台北,現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目前以木刻版畫為主要創作媒材,並將其轉換、拼貼、重塑,摸索更多媒材的視覺效果的表現可能。嘗試在作品中傳達視覺上的「可觸摸之感」,期望能透過創作喚起觀者意識裡潛存的感知經驗。
洪宇蕎進入到研究所時期後,開始嘗試將大學時期接觸到的版畫方法與雕塑概念結合,實際操作了不同方法與媒材,從不銹鋼網到玻璃纖維再進階到壓克力。發展出同時具繪畫性和維度變化特質的立體作品。
在她的作品當中,時而可見似水的流動、草木鬱鬱之感,洪宇蕎認為創作與我們身處的自然環境本就具有相依相存的影響與依附感,而木刻版畫在壓印過程中,除了手工刻印的線條紋理,媒材本身的天然質地同時呈現在紙張上,這種不可控的狀態使創作有著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個展名稱「我數著飛行的日子」,取自展覽其一作品名稱。比起過往摸索、實驗性的創作,洪宇蕎認為此件作品形式與語彙可以說是此系列創作的啟航。從媒材來說,《我數著飛行的日子》這件作品已脫去實驗階段時使用的不銹鋼網為立體造形基底,以較輕盈的玻璃纖維取代。而在此之後的立體作品則以壓克力板製作。
除了形式上的突破,洪宇蕎從大學進入到研究所就讀,自由的學術風氣讓她領會到時間的寶貴與自律的重要,透露在求學階段中層級轉換的茫然與不適應,但她將這股低潮所經驗到的種種比喻作一場漫漫「飛行」不知何時能著陸的日子。而有趣的是,其於木板上以刀代筆的雕刻、印製於紙上,紙張的剪破、拼貼、重組,如此重新拼湊的過程也似漫漫「飛行」不知何時能著陸的過程,直至作品完成的那刻。
我們已知當藝術介入真實的展場空間,觀者會以心智、意識和身體介入作品存在的氛圍中。而在過去的展出經驗裡,洪宇蕎表示,觀者確實對她的作品都各自懷有著獨特的感受,對此似乎也達到她的理想的狀態,任由意識蔓延、流洩於空間裡,將無形的感知實體化,期望能夠在觀者潛意識中建構屬於個人特有的內心感受。
資料提供/洪宇蕎
文章整理/李思廷
展場資訊
日期
2022.12.10 - 2023.01.15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展館
台北 南京館
協辦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KCCA
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聯絡電話
(02)25628629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11:00 - 18:00
藝術家
洪宇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