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在資訊快速流動、環境不斷變動的時代,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也正在悄悄改變。金車文藝中心本次攜手何理互動,呈現展覽「未來-自然共生」,引領觀者展開一場以「共感」為核心的感知旅程,重新找回人與自然之間最純粹的共生關係。
團隊介紹
何理互動(WHYIXD)創立於2011年,是一個扎根於臺北的跨領域藝術裝置工作室,致力於挑戰現代工藝技術、實驗新時代媒材和跨領域間的合作,持續探索新媒體裝置的可能性。何理互動團隊由設計師、工程師、建築空間設計師等不同領域的創作者組成,憑藉著對在地自然環境的細緻觀察,將大自然中的元素轉化為藝術語言,超越平面視覺的限制,以實體裝置創造新的身體經驗,描繪內在的詩意,傳達文字和圖像在數位時代中無法捕捉的細膩情感。
在互動與感知中,重新定義觀看的方式
何理互動團隊的創作語彙,體現於他們對美學與科技的深度思考與整合。「我們不會先問『技術能做什麼』,而是反過來,期望能突破技術的門檻,去趨近我們腦海中那個理想的畫面,創造一種全新的經驗。」對他們而言,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是一場持續不斷的對話、實驗與來回驗證的過程,而如何將技術轉譯成美學語言、進而共構一種可以被感知的經驗,正是他們持續追尋的目標。
何理互動團隊長期關注人與環境的連結,透過程式演算法、即時環境數據與動力結構,把風、光、植物、城市的元素轉化成可以被感知的經驗,試圖透過創作身體真正「感覺到」自然的節奏與呼吸。作品〈扉花:生命〉便以此出發,靈感來自極端環境中頑強生命的意象,透過即時擷取著展場當下的電壓數值,每朵花透過程式設定擁有自己的生命(開闔)周期,在獨特的軌跡中自由綻放。金屬構成的機械花,隨著空間中流瀉而出的四季聲響,在空間中產生規則、有機的律動,呼應大自然特有的時序變化。
何理〈扉花:生命〉,不鏽鋼、鋁、馬達、微控制器、程式設計,2024 (Image credit: BBA Gallery)
作品〈海境〉則以大海為媒介,探索人與海之間既親密又疏離的關係。談及創作理念,團隊說道:「身為海島的人民,海對我們來說,總是那麼矛盾,既美麗又令人敬畏。我們一開始就為這件作品寫下了這樣的描述:『在層疊的皺褶裡,在低鳴的震盪中,破碎又聚合。所有的一切,從這裡開始。』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們想捕捉的那種深刻又寧靜的共振感。」
〈海境〉曾於多處展出,每次皆會針對展演地的空間與環境產生變化。最初在基隆的版本,團隊擷取了基隆港邊的即時風力數據,把它變成光的節奏,當觀者觀看裝置時,他不是在看海,而是走進了由光構成的浪潮之中;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時,它變成一個更幽閉、深邃的立方體,去回應威尼斯狹窄運河的空間感,並讀取當地潟湖的風。團隊甚至做了小型的「記憶容器」版本〈海境:基隆〉,可以永久保存這些來自不同海域的氣候數據。2025年底,它將會和德國聲音藝術團隊合作,發展出帶有「空間化聲景」的全新版本〈海境:回溯〉,觀眾的移動軌跡也將成為影響風場模型的一部分。觀者與作品間不再只存在被動觀看的關係,而是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重新校準自己與自然的關係。
何理〈海境:基隆〉,金屬、LED燈、電子元件,2024
無機與有機之間:一場關於生命的辯證與共生
除了對於科技語言的高度掌握,何理互動團隊對於材質與造型同樣展現出獨到的敏銳度。〈Alive #1: Beyond the Edge〉以臺北市的地貌紋理為靈感,透過異材質的組合,探討「物件」與其存在空間之關係。本作特別與花藝師王楨媛合作,將細膩的花藝結合金屬3D列印技術,結構本體使用了 121 個精密金屬元件,在LED燈光照映下,打造出如同城市縮影的「地景容器」。
這些元件剛硬、人造,既穩固又充滿變化,而王楨媛的花藝則像一位自由的舞者,在這些結構中纏繞、生長、綻放,最終迎向枯萎。花朵的柔軟對比金屬的剛硬,自然的生命曲線對比人造的幾何線條,燈光與影子,更為作品注入了流動感與不可預測的生命力。整幅作品像是豐富又充滿張力的有機體,處於一種永恆的相互演變中,每分每秒都在變動,細膩地展現著時間的流逝。
何理 x 王楨媛〈Alive#1: Beyond the Edge〉,金屬、LED燈、電子元件,2023
探索人類與自然共生的可能性
「未來-自然共生」所提出的,不僅是對於當下環境議題的反思,更是對未來人類生存狀態的深刻提問:當科技日益介入生活、感知被數位資訊包覆,我們是否已逐漸喪失與自然連結的能力?何理互動團隊選擇透過科技裝置、動力結構與環境數據創作藝術作品,讓觀者在高速現代化的社會中停下步伐感受自然的節奏與氣息。展覽同時也試圖鬆動我們對科技未來的僵化想像,透過科技與自然界之間細緻的對話,讓我們切身體會到到未來與自然共生的可能性。
展覽資訊
何理 創作展「未來-自然共生」
WHYIXD Exhibition: Future–Nature Synergy
展期:2025.08.19 (二) – 2025.10.03 (日)
開幕:2025.08.24 (日) 15:3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承德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 金車文藝中心KCCA
協辦單位:何理互動
資料提供/何理互動 文章整理/陳可維